1.如何赏析“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这首诗

2.“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是出自何处?

3.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的意思

4.纳兰容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5.陈奕迅《浣溪沙》歌词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_

我是人间惆怅客:我,世间哀愁的过客,身世凄凉。

断肠声里忆平生:在断肠声里,因朱彝尊的遭遇而辗转难眠。?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白话译文

残雪凝辉让温暖的画屏变得冰冷。梅花随凉风飘落,忧伤的笛声传来,已是寂寞黄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像朦胧起来。

我,世间哀愁的过客,身世凄凉。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泪流满面?痛彻心扉地哭泣,在断肠声里,因朱彝尊的遭遇而辗转难眠。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这首词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手法,是一首以抒发人生惆怅为主题的词。

词的上片整体比较平实,主要下力在于营造氛围上。“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点明了环境,包括地点是在书房,时间则是在稍有月色的残雪之夜。接着视觉转换,由视觉转移到听觉上。

这句通过 “残雪”、“凝辉”、“落梅”、“三更”、“月胧明”等字句,营造出了一种既清且冷,既孤且单的意境,大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而这种感觉大抵只能给人带来痛苦和茫然。

下片在上片的情感氛围笼罩下,突然情感爆发出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的问句,可谓起的妙绝。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哀叹。这两句中似乎有相对的主体,一个是“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我”,另一个是“知君何事泪纵横”的君。

但从词意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间当面的对谈倾诉。所以说,这个“君”指的是容若自己。当一个人倦了,累了,苦了,伤了的时候,便不禁会忍不住地自言自语,自怨自艾,自问自答,何况是纳兰这样的至情至性之人。

最后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点睛之笔,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泪下。见惯了哀而不伤,隐而不发,反而更容易被这样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打动。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词人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伤神。

这句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联系了上片下片,将夜半笛声同忆平生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用一个结尾来营造一个新的开始,也就是“忆平生”三个字,这三个字能引导人们联想到词人的生活,去思考更多的东西,可以说是个很好的留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如何赏析“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这首诗

问题一:如何赏析“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这首诗 这两句出自纳兰性德的《浣溪纱》: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本词运用了老套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手法,但景清情切,颇令人动容。

这两句算得上是以人言己,“君”字指的不是别人,是词人自己;看似旷达,但却表现出自己的孤独和凄苦

问题二: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 我是人间惆怅客那首 赏析:

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西风渐紧,寒意侵人。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前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全词情景相生。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原文: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问题三:纳兰性德 我是人间惆怅客 浣溪沙(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问题四:浅解: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译文:

你我同是沧桑历尽,我当然明白你泪中的深意。让我们一起在断肠的啜泣中回忆平生。

赏析: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的问句,这个“君”指的是谁?是朋友?是知己?还是那天上朦胧的月亮?我觉得都不是,而恰恰就是纳兰自己。我想,当一个人倦了,累了,苦了,伤了的时候,便不禁会忍不住地自言自语,自怨自艾,自问自答,何况是纳兰这样的至情至性之人呢?本来词句至此,已令读者唏嘘不已,谁知下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点睛之笔,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是出自何处?

这两句出自纳兰性德的《浣溪纱》

本词运用了老套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手法,但景清情切,颇令人动容。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这两句算得上是以人言己,“君”字指的不是别人,是词人自己;看似旷达,但却表现出自己的孤独和凄苦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闻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落雪了。远远近近的白。纳兰的王府里不会有成排成阵的大,江南也不会下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花园啊,凉亭啊,窗子的凹角里,坡上的腊梅花上,都只是温柔和凉薄的一层。象鲁迅先生和北方的雪比较着形容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南方的雪确乎如处子的温柔绰约,好比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北方的雪是铁板铜琶,“大江东去”,还有北风卷地白草折。

残雪凝辉,让这温柔的画屏也变得冷落了好些。这个时候,梅花也一瓣两瓣的随凉风飘落,开与落都是在寂寞黄昏。而笛声也幽幽怨怨地响起来了。夜了,静了,凉了。想起往事了。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象越发的朦胧起来。

往事堪哀,惆怅满怀。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的意思

“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是出自:

纳兰性德诗词《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是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写景来营造氛围;下片抒发了词人惆怅之情。全词景清情切,令人动容。

作品原文

残雪⑵凝辉冷画屏⑶,落梅⑷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⑸。

我是人间惆怅客⑹,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词句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⑵残雪:尚未化尽的雪。

⑶画屏:绘有彩画的屏风。

⑷落梅:古代羌族乐曲名,又名《梅花落》,以横笛吹奏。

⑸月胧(lóng)明:指月色朦胧,不甚分明。

⑹惆怅:伤感,愁闷,失意。客:过客。

白话译文

残雪凝辉让温暖的画屏变得冰冷。梅花随凉风飘落,忧伤的笛声传来,已是寂寞黄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像朦胧起来。

我,世间哀愁的过客,身世凄凉。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泪流满面?痛彻心扉地哭泣,在断肠声里,因朱彝尊的遭遇而辗转难眠。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词人在残雪之夜独自徘徊,联想到自己生活孤独凄苦,饱尝人间离愁别苦,为了表达内心的惆怅,故作下此词。

文学赏析

这首词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手法,是一首以抒发人生惆怅为主题的词。

词的上片整体比较平实,主要下力在于营造氛围上。“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点明了环境,包括地点是在书房,时间则是在稍有月色的残雪之夜。接着视觉转换,由视觉转移到听觉上。这句通过 “残雪”、“凝辉”、“落梅”、“三更”、“月胧明”等字句,营造出了一种既清且冷,既孤且单的意境,大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而这种感觉大抵只能给人带来痛苦和茫然。

下片在上片的情感氛围笼罩下,突然情感爆发出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的问句,可谓起的妙绝。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哀叹。这两句中似乎有相对的主体,一个是“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我”,另一个是“知君何事泪纵横”的君。但从词意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间当面的对谈倾诉。所以说,这个“君”指的是容若自己。当一个人倦了,累了,苦了,伤了的时候,便不禁会忍不住地自言自语,自怨自艾,自问自答,何况是纳兰这样的至情至性之人。

最后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点睛之笔,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泪下。见惯了哀而不伤,隐而不发,反而更容易被这样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打动。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词人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伤神。这句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联系了上片下片,将夜半笛声同忆平生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用一个结尾来营造一个新的开始,也就是“忆平生”三个字,这三个字能引导人们联想到词人的生活,去思考更多的东西,可以说是个很好的留白。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纳兰容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这是选自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浣溪沙》,全文如下: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本词运用了老套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手法,但景清情切,颇令人动容。就如同面对同样的材料,高明的厨师和平庸的厨师却能做出天壤之别的两种味道来。纳兰显然是前者。

上阕通过 “残雪”、“凝辉”、“落梅”、“三更”、“月胧明”等字句,营造出了一种既清且冷,既孤且单的意境,大有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而这种感觉大抵只能给人带来痛苦和茫然。接着他便抛出“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的问句,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哀叹。由词意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间当面的对谈倾诉。所以说,这个“君”指的是容若自己。当一个人倦了,累了,苦了,伤了的时候,便不禁会忍不住地自言自语,自怨自艾,自问自答,何况是纳兰这样的至情至性之人呢?本来词句至此,已令读者唏嘘不已,谁知下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点睛之笔,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泪下···见惯了哀而不伤,隐而不发,反而更容易被这样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打动。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容若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伤神。

大意是,残雪凝辉让温暖的画屏变得冰冷。梅花随凉风飘落,忧伤的笛声传来,已是寂寞黄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象朦胧起来。(世人皆醉我独醒)\我,世间哀愁的过客,身世凄凉。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泪流满面?(你,指落拓文人朱彝尊,纳兰将素未谋面的朱彝尊引为知己,因朱彝尊的“四十未闻”而落泪)痛彻心扉地哭泣,在断肠声里,因朱彝尊的遭遇而辗转难眠。

陈奕迅《浣溪沙》歌词

浣溪沙 纳兰容若

残雪凝辉冷画屏①。《落梅》横笛已三更②。更无人处月胧明③。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注释

①残雪:尚未化尽的雪。画屏:绘有山水图画的屏风。

②《落梅》:即《落梅花》,古笛曲名,以横笛吹奏。

③胧明:微明。

赏析

这首词是一抒发人生惆怅主题的词。

上片整体比较平实,主要下力在于营造氛围上。第一句说雪后数日,残雪未销,月色照耀下,皎洁的白光呈现出带着寒意的光辉,五彩的花屏也因这种氛围而冷却了。这点出了环境,包括地点是在房中,时间则是在稍有月色的残雪之夜。这句的使用并不出奇,如“残雪”、“画屏”这些意象,以及“冷”的意动用法,都是诗词中极为常见的。

接着视角转换,由视觉转移到听觉上。前句的场景“残雪凝辉冷画屏”可以说是看见的,而“《落梅》横笛已三更”则是听觉感知到的。这句时间上在前一句的基础上精确了,说“已三更”。这句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试想一位三更难眠的人,在残雪未销的寒冷独自徘徊,忽然听见横笛,不可谓不令人益发愁肠百结,不能自已。深夜闻笛的诗如李益《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李白《春夜洛城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白居易《江上笛》“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刘孝孙《咏笛》“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等等,都是长夜闻笛的写照,无不呈现一种孤独悲凉的氛围。

所以说,上片就整体上看,在营造氛围上传承了前人惯用的方法。

下片在写法上显然在上片的情感氛围笼罩下,突然情感爆发开来。下片前两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可谓突起得妙绝。纳兰性德将整个世界都客体化,并同自己分离开来,大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怀,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

这两句中有似乎相对的两个主体,一个是“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我”,另一个是“知君何事泪纵横”中的“君”。前一个很显然,就是词人自己。后一个“君”则大有可说的地方。或许有人会以为这个“君”是纳兰性德所思念的那个人,或者他的妻子卢氏、恋人,甚至是他的朋友,等等,但总之,都是真正和“我”相区别的其他人。然而或许并非如此,这个“君”又何尝不能是纳兰性德自己呢?正因为自己本来知道自己孤独凄苦,饱尝人间离愁别苦,是所谓“人间惆怅客”,因此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又马上回头看见自己竟然在流泪,也更是无人知晓,来给予慰藉,便回头自对自地冷嘲:“你知道你一个伶仃孤苦,独自掉泪究竟是为什么呢?难不成还会有人来给你安慰么?简直煞是可笑了!”这种情感又矛盾而又最为合情理。反观后,竟发现自己是如此可怜,竟然连哭泣似乎也毫无价值。

最后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一句犹如妙绝的音乐一样,虽然停止,而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一句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联系了上片下片,将夜半笛声同忆平生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用一个结尾来营造了一个新的开始,也就是“忆平生”三个字,这三个字能引导读者联想到词人生活,去思考更多的东西,可以说是个很好的留白。

全词残雪冷,花屏冷,月光冷,心更冷。

浣溪沙

演唱:冯翰铭,陈奕迅

谁道飘零不可怜 旧游时节好花天

谁道飘零不可怜 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 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吾等吾失 只道是寻常

一关天涯莫浪冲 寒云随著见春秋

一关天涯莫浪冲 漫萤水溪又登楼

昐我小小伟大吗 小人寂静游呀游

一关天涯莫浪冲 老人 只和一生守

曾学宁为浪花平 若没恒笛一生梗

更无人出月柳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时泪纵横

短唱生命一平手

谁怜惜风度自聊 小小荒野摒书窗

谁怜惜风度自聊 沉思往事历沧洋

被酒莫情春水种 独说小歌播茶香

谁怜惜风度自聊 吾等吾失 只道是寻常

希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