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葫芦丝最火的曲子

葫芦丝演奏曲集36首_葫芦丝演奏曲

1、《月光下的凤尾竹》是由我国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傣族乐曲,词作家、诗人倪维德作词。19年,词作家、诗人倪维德先生在芒市坝子看到傣族青年男女在明亮的月光下成对地在竹林中谈情说爱、卿卿我我、情歌呢喃、葫芦丝声声,诗人诗兴之际,挥笔写成《月光下的凤尾竹》歌词。

2、《婚誓》由著名**音乐作曲家雷振邦创作,为长春**制片厂1957年摄制的《芦笙恋歌》的插曲。《芦笙恋歌》主要讲述的是在解放前,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少数民族的年轻猎手扎妥,因为面对国民党派奸*烧杀、蛮横抢夺而奋起反抗的故事。

3、《多情的巴乌》是一首用葫芦丝或巴乌演奏、欢快的、具有动感的音乐, 是著名作曲家张汉举老师的经典之作,此曲原本是一首彝族风味的声乐曲。

4、《竹林深处》是一首云南葫芦丝名曲,由龚全国填词、杨正玺谱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乐曲根据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的《葫芦箫调》创作。

5、《山寨情歌》是一首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曲目,可谓是经久不衰,至今也演变而成了一些不同的版本,最受欢迎的版本由我国葫芦丝演奏大师哏德全老师倾力演奏。

葫芦丝最火的曲子

葫芦丝最好听十首歌是:《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云之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夜》、《竹楼情歌》、《侗乡之夜》、《放马山歌》、《蝴蝶泉边》、《小河淌水》。

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农曲等民间曲调。

演奏方法

(一)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拖于主管下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开开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二)深呼吸、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

(三)吹奏中,高音时要用缓吹法(气流减小)低音时要用急吹法(气流加强)。

葫芦丝最火的曲子是《月光写的凤尾竹》。

《月光写的凤尾竹》是一首傣族乐曲,也是葫芦丝演奏中最常见最著名的一首曲子。哏德全老师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可以算作经典中的经典。该曲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幽攸抑扬,轻清淡雅。

葫芦丝的特点:

葫芦丝是由古时候的笙演进而来,现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使用较多,带有浓郁地方色彩。造型朴实,音色独特,简单易学的特点,让葫芦丝得到很多人的喜爱,葫芦丝包括高、中、低三种音高,其中常用的有:C调、小D调、降B调、G调、F调等。

初学者建议从C调和降B调入手,一是演奏的曲目多,二是按孔间距适中,操作简单,大部分人群都适用。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时助兴的乐器。

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 “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其动听的声音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